健康知识

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诊疗常识

1.什么是过敏原皮内试验?

过敏原皮内试验是将配制好的过敏原以一定的浓度注入真皮内0.01~0.02毫升,使受试部位产生风团及红晕反应,借以测定患者是否对某项物质过敏的方法。皮试在上臂外侧进行,15分钟后即可观察结果。方法简便,结果相对可靠。本法主要用于Ⅰ型变态反应(过敏)疾病过敏原的检查,主要包括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性水肿以及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胃炎等。检测的过敏原有吸入物(包括室内尘土、尘螨、宠物的皮毛和皮屑、花粉、真菌及丝棉等)和食物(包括动物蛋白食品、油料作物及坚果类、水果及蔬菜类、谷类等)两大类。

2.什么是斑贴试验?

此试验是确定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致敏原的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皮炎湿疹在我国极为常见。斑贴试验则有助于确定皮炎湿疹患者的致敏原,并有助于指导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此外,还有助于确定职业性皮炎的致病原因。斑贴试验的部位一般是上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将需要检测的过敏原配制好后分别置于斑试器中,敷贴于上述部位。患者宜在贴敷后48小时将斑试器自行去除,并在去除后24小时到医院就诊,判读结果。如此即可测知患者是否对某种物质接触过敏。

3.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果未能做出特异性诊断,则只能进行非特异性的抗过敏治疗。若已经做出了特异性诊断(就是已经查出了对某一种或几种物质过敏),就可以进行特异性的预防,包括避免(避开过敏原,如调整工作岗位及居住地等)、忌口(食物)、替代(药物等)、移开(移走过敏原,如将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的过敏原清除等)等。对于不可避免的过敏原,如吸入性过敏原,则可采用特异性脱敏治疗。

4.什么是特异性脱敏治疗?

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为Ⅰ型变态反应病患者,包括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性水肿以及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连续注射对其产生过敏的变应原浸出液,并逐渐递增剂量与浓度,从而增强患者对此类过敏物质的耐受性,达到减轻症状或痊愈的目的。脱敏治疗是一种简单的皮下注射,一般选在上臂外侧进行。治疗时先从低浓度开始,每周注射2次。药物浓度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则不再增大,开始用本浓度药液进行维持治疗。总疗程一般在半年以上。本治疗一旦开始,患者应坚持下去,不要轻易中断。

5.我科变态反应门诊有哪些特点?

我科变态反应门诊主要针对下列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物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另外,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肠胃炎,也可进行过敏原皮试检查并可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我们目前可进行的检测手段有皮内试验、斑贴试验及体外试验。治疗手段除特异性脱敏治疗外,就是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对于一些高过敏体质的患者,我们可采用纯中药辩证施治。此外,还有经过几十年临床应用具有较好抗过敏疗效的自制中成药脱敏冲剂和止敏片等可供选用。欢迎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来我科变态反应门诊就诊。

为什么许多皮肤病需要忌口?

很多皮肤病患者在就诊后都会问医生,是否需要忌口。的确临床上有许多皮肤病需要饮食调忌。如湿疹、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癣、红皮病、脂溢性皮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皆可因吃刺激性食物或发物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对那些有食物过敏因素的患者,在发病期间或疾病痊愈后,应限制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何谓性病?为什么得了性病要看皮肤科?

性病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而言之,性病即与性有关的疾病。传统的概念里,性病不但包括由性接触引起的疾病,也包括了男女生殖器官本身的疾病,如男性的尿道炎、前列腺炎,女性的前庭大腺炎、外阴溃疡等;此外一些房室病也包含其中,如不孕、不育、血精、遗精等。狭义的性病是指性传播性疾病,医学界称之为STD(英文SexuellyTransmitted Disease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性传播性疾病),俗称花柳病,意即烟花柳巷,嫖娼卖淫引起的疾病。这一类疾病过去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但由于人们性活动方式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日益增多的由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的客观现实,于70年代初将这一类疾病的外延扩大到了20余种病,像人们熟悉的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阴虱病、细菌性阴道病乃至疥疮、肝炎等均划归于STD之中。

  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常常提出疑问,为什么得了性病要看皮肤科,其实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性病的临床特点谈起。解放前,我国的主要性病为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这些病或多或少的出现皮肤方面的临床症状,特别是梅毒,各种各样的皮肤表现要与许多皮肤病鉴别,才能确诊,没有皮肤科的专业知识是很难正确诊断的。由于性病当时称为“花柳病”,故当时的皮肤科又称为“皮肤花柳科”。解放后通过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60年代初性病在我国基本消灭,将“皮肤花柳科”改为“皮肤科”。近年来性病在国内逐渐增多,皮肤科又改为了“皮肤性病科”。特别是新的病种如生殖器疱疹、传染性软疣、阴虱、尖锐湿疣、艾滋病的增多,这些病种同样有很明显的皮肤病变,需要与其他一般的皮肤病鉴别,以免造成误诊,故患了性病最好是先看皮肤科。曾有一些患者和有关人士向专家们提出建议 ,最好是将皮肤科与性病科分开诊治 ,一者防止交叉感染 ,二者减少社会对皮肤科就诊病人的误解 ,以免尴尬。然而 ,基于性病的上述临床表现和特点 ,将它们人为的分开 ,即不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也不利于皮肤性病科医师的培养。再者 ,一般的接触和就诊环境是很难传染性病的。因此 ,科学的态度仍应定为皮肤性病科。当然 ,性病的病种多 ,累及的器官和程度也很复杂 ,必要时也需在专家的指导下请泌尿外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会诊确定最佳方案。

性病的治愈标准。

  梅毒 :治疗越早越好 ,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的治疗要求不同 ,但一定要保证正规、足量、足疗程等。疗程结束后 ,早期梅毒第 1年内每 3个月要复查 1 ,进行临床和血清学检查 ;以后每半年查 1 ,需随访 2- 3 ,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清学检验正常 ,方可判断为治愈。

  淋病 :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很多 ,如头孢三嗪、氟嗪酸等。对无合并症淋病的治疗 ,选一种有效药物即可治愈。如有合并症 ,疗程要延长 ,需用药 10? 20天。性病治疗结束后两个星期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符合以下标准为治愈 :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治疗后 4? 7天淋球菌复查为阴性。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及时、正规的治疗后 ,症状可消失 ,无任何后遗症。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消失后出现 ,最可能的原因是性伴未接受治疗 ,发生再感染 ,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查明原因。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治愈的标准是自觉症状消失 ,无尿道分泌物 ,尿液沉淀后检查无白细胞 ,细胞涂片未见衣原体 ,可不做病原体培养。

  尖锐湿疣 :治疗方法有局部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合并症治疗及物理治疗。通过几种方法治疗 ,尖锐湿疣预后良好 ,治愈较高。治愈的判断标准是疣体消失 ,一般在治疗后 3个月内治疗部位无再生疣即为治愈。

  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这两种性病的发病率较低 ,一般只有在正规的性病治疗机构才能获得确诊和正确治疗。

  生殖器疱疹 :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性病之一 ,但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 ,预防尤显重要。使用避孕套可大大减少生殖器疱疹传染的危险性 ,但有皮损时性交 ,即使使用避孕套也有可能被感染。生殖器疱疹病毒疫苗为预防该病的最佳办法 ,但国内临床尚无使用。病情如反复发作 ,可采用抗病毒的可耐等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 ,减少复发。

艾滋病 :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