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科特色疗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由于难以保证正常健康的饮食及作息习惯,导致一系列亚健康症状出现如:肩颈不适、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精力减退、失眠健忘、肥胖、烦躁易怒、月经失调等,近而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针对以上病症及患者的要求我科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疗法。如针对肥胖症,中医认为多因痰阻、肝郁、血瘀等诱发气滞所致。分为脾肾阳虚型、湿热痰结型、肝热夹湿型、风湿夹热型。我科针对每位患者不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采用口服中药、针灸、耳穴治疗、中药熏蒸、中药外用贴敷,局部按摩等多种方法并制定营养膳食处方及运动处方。
(一)中药贴敷:中药贴剂是用多种中草药精华为主要成份,精心配制而成中药减肥贴剂。将减肥肚脐贴敷贴于神阙穴(肚脐处),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起到调和阴阳,达到健脾护胃,消肿纤体的减肥作用。将减肥肚脐贴贴于身体肥胖处,能够舒缓肌肤,加快局部脂肪燃烧分解,起到巩固减肥效果的作用。
(二)针灸治疗仪治疗肥胖症的机理是针刺某些特定穴位即通过刺激外周躯干神经调节内脏植物神经,从而对糖、脂肪代谢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抑制食欲,另一方面促进能量代谢。
(三)耳穴治疗;耳穴为宗脉之所聚,全身的五脏六腑在耳部都有它特定的对应部位,通过温和而持久的刺激,配合体针疏通经络、调理脾胃、调节阴阳气血达到减重的目的。
(四)合并痛经、寒痹、更年期综合症者等应用刮痧、走罐、艾灸等治疗。
附: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23〈BMI ≤24。9为肥胖前期 25≤BMI ≤29。9为一度肥胖
BMI ≤30 为二度肥胖 BMI ≥40 为三度肥胖
园利针疗法治疗痛症
园利针是中医传统针灸九针之一,他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经筋学说为指导原则,从人体整体出发通其经络,调节肌体而达到治疗疼痛的一种能立见疗效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治疗慢性疼痛的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关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把人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发生病变,不通则可引起外在的不适和疼痛,内则引起脏腑病变和病痛,园利针针刺可疏通痹阻的经络和经筋,而使通其经络,解除病痛。
2.松解络筋痹结 人体周身引起的慢性疼痛分为经脉,络脉络筋(络筋),络筋痹结不通而引起疼痛,园利针通过祛结、消除经筋痛灶而达到松经(筋)痹结之痛。
3.通络散寒 阴寒内结,凝而成痹,结而成块以成灶,园利针针刺可使寒邪直接从刺点外泻,而散寒止痛。
园利针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有: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骨性关节炎的早、中期,关节未溶合或未严重活动受限者。 3.肩周炎。 4.肌肉包膜炎,肌纤维炎(纤维肌痛综合症)。 5.肌肉损伤综合症(如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6.各种慢性损伤引起的疼痛。如产后风、工作时的长期强迫体位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性疾病。
园利针疗法经临床十多年的应用,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观察证明对以上疾病立即起效的临床有效率可达90%。远期疗效临床治愈率为95%。
慢性疲劳综合征所致失眠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1987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该病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虽然未见近期的生命危险,但导致全身各脏腑机能衰弱,对健康影响很大。据统计,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在20~50岁之间发病,多由于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紧张、激烈的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不能科学地调整和自我保护而导致CFS。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各种临床表现,失眠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所谓砭石就是用来治病的特殊石头。砭石疗法就是用这种石头治病的方法,也称砭术、砭疗。它的特点感应增温、极宽的远红外辐射波谱、摩擦中产生密集的超声波脉冲等独特的生物物理效应,并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用泗滨浮石制作的不同形状砭具施以一定手法作用于人体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其对人体的作用包括:温助阳气,养筋荣脉;宣导气血,疏通经络;潜阳安神,止悸定惊;逐寒祛湿,消痹止痛;祛瘀止痛,清热消肿。无创伤、无痛苦、花钱少、疗效显著,是一种非药物绿色健康疗法。
一
治疗方法: 1温法:砭块;大椎 2叩法:砭砧;督脉、膀胱经 3刺法
:砭板;百会、四神聪、神庭、太阳、风池、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 刮法:砭板;督脉、膀胱经、胆经,心经、心包经、胃经、脾经 4滚法:砭棒:督脉、膀胱经。
治疗时间及周期:温法30分钟,每次手法治疗30分钟,一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二
保健和饮食调节
1. 调畅情志,劳逸结合。
2. 起居规律,保证睡眠。
3. 按摩:涌泉、太冲、三阴交等每日一次。七次一疗程。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气功、散步、慢跑、太极拳可任选一种。
5. 红参
5克切成薄片,枸杞 15克、红枣10枚、核桃3枚、蜂蜜适量,煮鸡蛋一个晨服。6. 洋参莲肉汤:西洋参
10克、莲子10枚、冰糖 30克隔水蒸顿1小时一日一次。
全息经络砭石刮痧美容
中国古砭疗法产生于石器时代,是中国五大医术(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首。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通过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扭等方法,利用砭石的微晶超声远红外的三大特点,巧妙的运用其进行全息经络砭石刮痧美容。
砭石经络刮痧美容 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美颜美容,治疗损美性面部疾患有显著效果。应用砭石压
擦
划
点
刺面部皮肤,经络和相关穴位使人感到很舒服。在擦划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超声波脉冲穿入皮下,同时还发出波长15微米以上的远红外照射皮肤,同时运用刮痧特有的痧象诊断,阳性反映诊断以及面诊
分析
判断疾患的病因
病位,根据中医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理论,针对个体差异制定刮痧调理方案,选择刮痧部位,采用特殊的刮拭方法和不同的刮拭手法,刮拭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有关的经穴和全息穴区,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增加细胞营养,以内养外,表里同调,标本兼治,达到消斑除痘,润泽皮肤,延缓衰老,健康与美容兼得。
一
面部砭石刮痧方法
<一> 砭石刮痧的顺序
面部有9条经脉循行,是整体的缩影,面部皮肤娇嫩,骨骼形态凹凸变化较大,因此选用质地细腻润滑的砭石,在刮拭过程中,既舒适而无疼痛。面部刮痧应从内向外沿肌肉纹理走向,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刮到皮肤轻微发热或潮红即可,一般不要刮出痧来,刮痧的顺序是自上而下,从内而外,按额头区
眼周区
面颊区
口唇区
鼻区
下颌区的顺序来操作。
<二>砭石养颜美容面部刮痧步骤
养颜美容去斑和治疗萎黄
晦暗的肤色须按下步骤:
1 常规洁面后,砭石在60度左右的水中温热一下。
2 沿面部肌肉纹理走向与骨骼形态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从内而外,按额头区
眼周区
面颊区
口唇区
鼻区
下颌区的顺序和手法要求缓慢刮拭。一般每个部位刮5下全部刮完为1次,共刮3次。
3 第1周补法按照前面讲的顺序全面刮拭。第2周用平补平泻法刮,注意找阳性反映点
色斑下的痛点。第3周重点刮阳性的反映部位,按揉重点穴位全息穴位和色斑穴位。消除色斑下的阳性反应,是否找到和消除色斑下的阳性反应是决定砭石消斑的疗效和祛斑时间长短的关键。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