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01-12   阅读次数:11494  

关闭

整合科研资源,强化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付建华  刘建勋  汤丽穗  刘光宇
      摘要:“十五”期间,西苑医院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购置科研设备,改革科技管理模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研布局,为医院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条件。充分发挥院士的学术带头作用,成立院士研究室,对外交流进一步深入,合作范围和形式取得新进展。科研立项屡创新高,成果丰硕,获得第一个中医药行业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级科技奖44项。这些既是西苑医院的荣誉,也是中医药行业的荣誉。
      关键词:整合科研资源内涵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院,长期以来,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委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关怀下,医院科研成绩突出,硕果累累。十五期间医院领导及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始终坚持医疗是医院的根本,科研是西苑医院的旗帜的方针,强化科研管理,整合科研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使我院的科研工作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研布局,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体系
      作为以医疗任务为主的中医医院,同时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第一临床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十五期间,我们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在条件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和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国家十五攻关课题、863课题为契机,排除种种干扰和阻力,调整医院科研结构和布局,建成国家新药(中药)GCP中心、实验研究中心、中医药保健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医院多方筹集资金,增加仪器设备投入,添置大型仪器设备,并实行专管共用管理模式。十五期间,我院的GCP中心、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建设均已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四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液细胞学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也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挂牌运行,实验动物中心亦通过了SPF级别认证。同时,为了保障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新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我院的计算机设施、网络和信息平台和图书馆建设,增加经费投入,采购各种生命科学期刊和图书资料,引进各种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资料库的镜像,为临床、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营造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逐步建立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经过十五期间的大力建设,目前我院形成了以国家新药临床研究中心、中医药保健研究中心、实验研究中心及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和四个重点学科为核心的科研体系,拥有先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公共辅助体系,配备有价值5千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为我院学科发展及我院承担的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攻关课题及部局级等一百多项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认真分析中医药研究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我院科研人员投标,科研立项屡获突破,课题结题情况良好,成果丰硕
       “十五期间,围绕国家对中医药的需求,经认真论证,明确医院科研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基础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中医药基础应用研究。围绕研究方向,积极组织医院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申请各级各类课题376项,中标各级各类课题108项,中标率28.7%。承担的国家级课题48项,其中973子课题6项,863课题9项,十五攻关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项。承担的省部级、厅局级等课题60项,课题经费总额达4500多万元。
      三、积极组织我院承担课题的验收和鉴定工作,突出重点,组织重大课题申报国家科技奖励,成果丰硕
      由我院陈可冀院士等牵头的血瘀症与活血化瘀研究课题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研究内容涵盖了临床和基础多个研究领域,为了对四十年、三代人的心血进行完整的总结,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院领导对这次报奖工作格外重视,专门成立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办公室,挂靠在我院科研处,并添置了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主管科研副院长及科研处积极组织、认真筹备,围绕申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次开会讨论,未雨绸缪,保障了这项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课题组成员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几乎每周都要召开报奖工作进展会,围绕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讨论,商讨解决方案,对形成的文稿逐字逐句的修改,从初稿到终稿中间历经几十稿的修改和润色,陈可冀院士、李连达教授、翁维良教授等老专家亲自审稿、修订,保证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报奖材料的高水平、高质量。在完成报奖材料后,课题组又投入到答辩幻灯的制作工作中,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修改、预答辩。20033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进行了答辩前辅导工作,对报奖材料和答辩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设性建议,为该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22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亲自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症与活血化瘀研究课题组代表陈可冀院士颁发了奖状和证书。同期我院李连达研究员光荣的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既是西苑医院的荣誉,也是中医药行业的荣誉。十五期间,我院还获得各级科技奖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奖30项。我院承担的各级课题先后有70余项完成结题工作并通过部相关部门的鉴定、验收。其中十五攻关课题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药(奥沙恩注射液)示范研究被推荐为优秀攻关课题,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稳步推进横向合作
      在中医药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竞争能力,为此,我们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作用。十五期间,共申报发明专利7余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
      开展横向合作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为促进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我院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成果转让与技术服务。十五期间,先后与国内外一百多家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8项技术转让合同,总金额3000余万元;签订技术服务合同600余项,总金额1亿多元。获得临床批件10个,取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6项,保健食品证书6项。
      五、突出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培养科研人才,发挥科研辐射作用
      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十五期间,我院的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心血管学科、血液学科和中药药理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论证与分析,凝练了研究方向,在血瘀证、活血化瘀方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微小残留白血病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药理实验方法规范化研究、中药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个重点学科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各类课题4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3000万元,取得了16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对协建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京市中药科学研究所等的学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带动了三个学科的发展。
      六、成立院士研究室,充分发挥院士的学术带头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院士的带头作用,发挥院士在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中的作用,西苑医院决定成立院士研究室,分别成立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名字命名的陈可冀院士研究室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名字命名的李连达院士研究室,并为两位院士配备科研基金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宽松科研政策等。
      七、对外交流进一步深入,合作范围和形式取得新进展
      “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工作。陈可冀院士承担了美国NIH的美中日草药研究联盟中方的科研工作,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系统评价及队列研究获得了挪威政府的资助。我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辅助医学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治疗血管性痴呆复方中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顺利,在澳开展临床研究的计划已获得澳大利亚相关部门的批准。此外,十五期间我们还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方位的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八、规范科研管理,制定科技规划,推动我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促进我院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更好地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实现建设研究型、创新型中医院的目标,规划制定了西苑医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精心组织实施。配合科技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中医药政策和科技部门的管理规定,修订和制定了我院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出台了多个科技工作管理文件,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日益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我们制定了我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制度,规范了科技管理工作程序,为我院的科技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十五期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及企业的合作,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十五已经过去,十一五已开始,我们会一如既往,发扬优势,克服不足,努力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做出更大成绩。

        联系人:付建华
      电话/传真:010-62879814
      邮箱:jianhuaffcn@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