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管理
医护管理

发布时间:09-26   阅读次数:42135  

关闭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指导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哮喘是全球性疾病,其中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城市高于农村,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病因】

1、遗传因素 哮喘病人的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亲缘关系越近、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2、环境因素 主要为哮喘的激发因素,包括:(1)、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各种吸入物。(2)、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3)、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4)、药物,如阿司匹林。(5)、其他,如气候改变、运动、妊娠等。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音,严重者呈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绀等;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部分病人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可缓解或自行缓解。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有些青少年可在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实验室检查】

1、痰液检查 痰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 严重发作时可有氧分压降低。

3、胸部X线检查 哮喘发作时双肺透亮度增高,呈过度充气状态。

4、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5、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吸相为主的哮鸣,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增加对哮喘的激发因素、控制目的和效果的认识,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的控制哮喘的发作。

2、避免诱发因素 针对个体情况,有效控制可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避免持续的喊叫等过度换气动作;不养宠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戴围巾或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在缓解期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和耐力锻炼,以增强体质。

3、自我检测病情 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如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如有明确过敏原者应尽快脱离,保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

4、心理社会指导 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哮喘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哮喘病人的心理反应可有抑郁、焦虑、恐惧、性格改变等,给予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大程度保持劳动能力,可有效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

5、定期复诊 (可选择呼吸科的医生)

门诊护理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