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研究员
学历:博士
所在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
专业方向:中医药临床评价技术和方法、中药临床药理研究
电子邮箱:deerfang@126.com
出生年月:1971年6月
党派:中共党员
职务: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药理办公室主任
个人特点:
耐心、温和、善于倾听。
最看重学生的品格:
勤奋、善于思考、有规划。
1.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研究设计与评价方法
2.中医药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方法、临床研究质量控制
3.中药临床药理研究
在研项目:
1.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项目,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与抗血小板药联用为示范的中西药相互作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BRWEP2024Z014170102),2024.11-2027.10,100万元,项目负责人;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项目,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测量量表的MCID研究》(ZYJGKX202402),2024.11-2025.11,8万元,项目负责人;
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专项,基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重叠疗效评价方法构建》(XYZX0404-10),2024.04-2025.11,20万元,项目负责人;
4.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结余经费再立项,中医药临床评价关键技术平台建设》(15-37),2022.01-2026.12,36万元,项目负责人;
5.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结余经费再立项,枳术宽中胶囊修复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机制研究》(15-151),2023.9-2027.12,77万元,项目负责人。
结题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枳术宽中胶囊国际临床研究(2017YFC1703703),2018.01—2022.12,48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I期临床研究平台建设项目(07-67),2022.01—2024.12,95万元,项目负责人。
论文论著:共发表学术论文93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13篇;
科研奖励:
2024年度,构建基于脾胃理论治疗难治性胃肠病的集成创新体系及国际应用,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编号:W082024MST01);
2024年度,生物膜包裹的姜黄素-铈纳米配合物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靶向抗氧化治疗及其机制研究,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三等奖(编号:2024-MZYY-119)
2021年度,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与转化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编号:20210761B);
2020年度,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编号:2020-3-2-3);
2019年度,创新中药研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编号:2019-J08-1-01-R07);
2017年度,翁维良活血化瘀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编号:2016-3-1-5);
2016年度,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共性平台建设及临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编号:201603-11 ZY-27-R-03);
2015年度,以心血管病为示范的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编号:2015-2-5-3);
2014年度,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编号:201403-14 LC-18-R-05);
2013年度,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编号:2013-2-3-5)。
人才项目: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情况:
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
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
指导学生均就业(含升学等)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