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王凤云

职称:主任医师 

学历:医学博士

所在学科:中医内科学

专业方向: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箱:wfy811@163.com

基本情况
研究方向
科研工作
学术成果
人才团队
奖励荣誉
教学工作

职务: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副主任;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

最看重学生的品格:

  认真钻研、锲而不舍。

1.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在研项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专科(中医脾胃病学科),2024.05-2027.12,300万,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色氨酸代谢AhR话化ILC3s/IL-22途径探讨葛根芩连加味方对UC肠黏项膜损伤的作用机制,2024.01-2027.12,51万,项目负责人;

3.北京市卫健委项目,胃黏膜炎癌转化不同病理阶段miRNA的筛选及其与虚实证候的相关性研究,2023.01-2025.12,47.5万,项目负责人;

4.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结余经费再立项,Caco2细胞实验结合磁珠法筛选肠安II号治疗IBS-D靶点蛋白的研究 ZLX 15-1,2022.01-2026.12,56万,项目负责人;

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Trp-Kyn-AhR途径研究痛泻要方对IBS-D肠黏膜Th17/Treg失衡的调控作用,2022.01-2025.12,55万,项目负责人。

结题项目:

1.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NERD与EPS胃肠症状重叠的证候学特征及通降颗粒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2021.10-2024.10,150万,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PERK-eIF2a通路在IBS-D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及痛泻要方体内代谢后“成分群”的干预机制,2018.01-2021.12,67万,项目负责人;

3.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复方肠安II号的研发,2018.01-2021.12,361.58万,项目负责人;

4.首都特色培育项目,健脾清化颗粒联合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疗效的评价研,2016.04-2019.04,139,项目负责人。

论文论著:

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3部;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44篇;

总被引7517次,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科研奖励:

构建基于脾胃理论治疗难治性胃肠病的集成创新体系及国际应用(奖项名称: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级别:国家级,个人排序:5,获奖年度:2025,颁奖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科研奖励:

构建基于脾胃理论治疗难治性胃肠病的集成创新体系及国际应用(奖项名称: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级别:国家级,个人排序:5,获奖年度:2025,颁奖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药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创新研究模式建立及其运用(奖项名称:一等奖,级别:国家级,个人排序:3,获奖年度:2019,颁奖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证结合系列模型构建及中药复方创新机制研究(奖项名称:三等奖,级别:市级,个人排序:2,获奖年度:2018,颁奖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研奖励: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关键技术方法的示范与应用(奖项名称:三等奖,级别:市级,个人排序:2,获奖年度:2015,颁奖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通降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奖项名称:一等奖,级别:国家级,个人排序:1,获奖年度:2012,颁奖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通降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三等奖(奖项名称:三等奖,级别:市级,个人排序:1,获奖年度:2011,颁奖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重点学科、国家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

入选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

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虚重点研究室

荣誉称号:

2022年第五届人民名医盛典“人民名医”

2017年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

环球时报“中华医药贡献奖”

基本情况:

承担教学任务1项,编著研究生教材1部。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情况:

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

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