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张颖

职称:研究员 

学历:理学博士

所在学科:中药学

专业方向:药代动力学

电子邮箱:zhyingde@sina.com

基本情况
研究方向
科研工作
学术成果
人才团队
教学工作

出生年份:1973年

个人特点:

乐于探索、好学不倦;

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最看重学生的品格:

对科研的热情、不怕困难、 勤于思考。

1.中药药代动力学

2.中药作用物质基础

3.中药合理用药


在研项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协同攻关项目,基于固定化人肠内转化酶串联肠粘膜细胞系统研发适于复方中药“代谢-吸收”研究的类肠道装备(CI2023C028YGL), 2024.2-2027.2,项目负责人;

2.北京卓越临床研究计划,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与抗血小板药联用为示范的中西药相互作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BRWEP2024Z014170102),2024.11-2027.10,20万,项目负责人。

结题项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复方药代特征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模型的构建(C120211A04906),2021.10-2024.9, 70万,项目负责人;

2.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F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021QY2318),2021.11-2023.11, 48万,子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抗血管性痴呆益气活血复方与他汀的复杂性中西药相互作用机制解析及合理用药研究(81873179),2019.1-2022.12, 56万,课题负责人;

4.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SLT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和相关研究(2018ZX0937009),2017.01-2020.1,120万,分课题负责人;

5.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CYP450/P-gp系统的心血管中药引发药物相互作用药代机制研究(30701101),2008.01-2010.12,18万元 ,课题负责人;

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开心散”和“通脉颗粒”为载体的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技术(2009ZX09502-006),2009.01—2010.12,278万元,项目副组长。

科研奖励:

2013年1月获 “中药复方指证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3/12)

2011年11月获“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药药效学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10)

2007年1月“益气活血有效方剂配伍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5/10)

2005年10月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及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药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人才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学科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向负责人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情况:

在读博士3名,硕士1名

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