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大会暨国家中医老年病专科联盟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承办。大会以“健康老龄,传承创新”为主题,会议内容包括特邀报告、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担任大会主席。

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培利副院长,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高路,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王绍忠及本次大会主席、首届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中西医结合老年疾病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200余人共襄盛会,线上同步直播,共同探讨学术前沿,共享知识盛宴。

开幕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征堂主持

徐凤芹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40 年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对于国家中医老年病专科联盟的成立,徐教授指出,这一举措是推动中医老年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她表示,将积极与联盟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共同构建科学规范的中医老年医学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先进诊疗技术和特色疗法的推广应用;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中医老年医学人才梯队;聚焦老年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深入合作,共同提升中医老年医学的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为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新范式注入专业力量,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健康服务。

王培利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他强调,要依托分会平台,持续深化中西医协同创新,聚焦老年健康核心需求,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为我国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高路强调,要从坚持首善标准,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医改协同,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注重内涵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三个层面,聚焦老年重大疾病和老年健康核心问题,深入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将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老年医疗服务更有效地延伸,加强复合型骨干人才的培育。

陈可冀院士视频致辞,祝贺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并对中西医结合分会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临床实践与学术推广等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予以高度认可。他寄语强调,要继续传承中医精髓、融合现代医学理念,为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更多 “中医方案”,也期待更多同仁携手,共同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守护亿万老年人的健康福祉。

王绍忠指出,老年医学不仅是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关键领域,更是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多年来,学会立足学科特色,在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未来,希望学会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更高标准推动学术创新,以更实举措服务老年健康需求,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事业的征程中再立新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国家中医老年病专科联盟启动仪式,首批联盟成员单位涵盖全国46家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被推选为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国家中医老年病专科联盟的成立是整合全国资源、构建中西医协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实际行动,将让更多老年人受益于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
特邀报告
开幕式后,特邀三位知名专家呈现了精彩的前沿报告。杨洪军教授在《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中,深刻剖析了制约复方研究的核心瓶颈,围绕“药效物质全景式辨识、多向性药效整合评价、多维作用机理整合阐释”三大关键点,探讨了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科学内涵。刘存志教授在《针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证据与指南更新》报告中,系统梳理和评价了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要点,为针灸的标准化临床应用提供了权威指导。李后开教授在《肠道微生态与衰老:从机制到中医药干预》报告中,从前沿的“微生物-肠-脑轴”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了肠道菌群在衰老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及机制,并展示了中医药通过调控微生态来延缓衰老的独特优势和潜在路径。三大报告从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到前沿交叉领域,全方位展现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活力,为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与创新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洪军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后开教授
主题报告
在主题报告环节,徐凤芹教授、陈昕琳教授、陈晓虎教授和吴群励教授分别以《奋进四十年:老年医学研究所的传承与创新》《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实践》《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浅谈老年性双心疾病临床问题》《补肾活血温经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题作报告,徐凤芹教授系统回顾了老年医学研究所四十年来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展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陈昕琳与陈晓虎教授则分别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实践模式和认知心理学视角,深入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及其共病“双心疾病”的诊疗新策略,凸显了多学科融合的魅力。吴群励教授进一步分享了运用“补肾活血温经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体现了中医药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主题报告从历史传承、康复实践到合并病诊疗,全面展示了我国老年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应用的丰硕成果与发展方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凤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昕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晓虎

北京协和医院吴群励
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吴秀萍主任医师、刘玥教授、李铭源教授、陈海峰教授、顾耘主任医师、徐友华教授、周绪杰教授、靳英辉教授、韩辉主任医师、吕继辉主任医师、丛伟红研究员分别以《老年共病管理与临床实践》《心血管1.5级预防与中西医结合干预策略》《基于补肾益精、活血化瘀与健脾开窍理论探讨中药对认知障碍的协同疗效研究》《中药古代经典名方新药研究的体会与实践》《活血化瘀药的临床应用》《基于肠轴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老年肿瘤相关肾脏病的机制与防治》《老年共病指南需求与现状分析》《虚-瘀衰老学术思想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老年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冠心病血管新生研究》为题作报告,围绕老年疾病的中西医防治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广泛涵盖老年共病管理、心血管疾病预防、认知障碍诊治、经典名方开发等热点领域。专家们从“心血管1.5级预防”的创新理念,到基于“肠-轴”机制探索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从“虚-瘀衰老”理论指导神经系统疾病实践,到运用中医整体观研究冠心病血管新生,多维度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新进展。专题报告既重视古代经典名方的现代转化,又关注老年共病临床指南的制定需求,充分体现了中西医协同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广阔前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秀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玥

香港理工大学李铭源

厦门大学陈海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顾耘

澳门科技大学徐友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绪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靳英辉

安徽省中医院韩辉

北京老年医院吕继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丛伟红
本次会议以 “健康老龄,传承创新” 为核心主题,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资源整合平台。会议期间,来自全国老年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西医结合老年病诊疗、老年综合评估、学科传承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分享前沿成果与临床经验,为推动老年医学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老年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更凝聚了行业共识,为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各方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中西医协同创新,深耕老年健康领域,为提升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守护老年人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西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