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海淀区紧密型医联体启动签约仪式在海淀区卫生计生委举行,随着合作协议书签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北京市海淀医院-海淀区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医联体正式宣告成立。西苑医院唐旭东院长、徐凤芹副院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一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隶属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海淀区公共委,两家隶属关系不同医院建设紧密型中医医联体,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城市紧密医联体模式大胆尝试,也是海淀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海淀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劲涛指出,紧密型医联体签约标志着医院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实现从“好朋友”到“一家人”质变,合作共建,共同发展,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对我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大意义。
海淀区卫生计生委赵成芳副主任介绍,作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举措,医联体分为以医疗服务的共享共建为纽带的松散型医联体和内部行政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联体。目前海淀区医联体模式是以松散型为主。随着医联体内涵建设的逐步深入,松散型医联体在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弊端日益凸显。实现利益共享, 推动以服务、责任、利益、管理为共同体的紧密型医联体, 成为突破医联体内涵建设瓶颈期的重要选项。今日西苑医院和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化转型进入实质签约阶段后,海淀区卫生计生委将继续按照 “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的要求,探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多种实现形式。在坚持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坚持法人资格、财政补偿政策和渠道、核定人员总量、功能定位和公共卫生职责“五不变”的原则下,对现有的医联体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职责分工进行改革,探索建立在海淀区区域医联体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医联体理事会制度,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依据协议,紧密型医联体将成立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医联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和交流、学科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随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深入开展,将逐步实现统一管理。
签约仪式后西苑医院唐旭东院长发言表示:“西苑医院作为驻扎在海淀区中医药管理局下属的一家大型三甲中医院,应责无旁贷地为海淀区卫生事业做出贡献,履行医改工作要求。前期西苑医院作为”中医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除了中医专家下社区出诊,还注重加强医联体内涵建设:社区继教、居民健康教育,义诊、带教,接受进修以及药剂、检验等部门的专业指导等等,从而整体带动社区医疗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了分级诊疗。今后将继续携手双榆树中医院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紧密型医联体,在海淀区、北京市做好示范工作。今日签约仪式后,唐旭东院长将代表院领导班子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报紧密型医联体工作情况,并在医院内部进行工作传达及工作部署。
双榆树中医院赵海主任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非常激动,自2015年”西苑医院中医专科医联体“成立,医院作为医联体成员在”“名中医身边工程”、“中医治未病团队”等工作中得到了西苑医院的大力支持。社区是“紧密型医联体”真正的需求方,希望今后在质量控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得到西苑医院的支持,而该项工作最终受益者则是广大社区居民。
海淀区委卫生工委书记甄蕾对紧密型医联体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脚步才刚刚起步,接下来将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推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打破医疗资源条块分割、碎片化局面,提升资源整体运行效率,逐步构建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核心医院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等多种方式,补齐医疗服务短板,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的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格局。“中医讲‘通则不痛’,我们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甄蕾预祝海淀区紧密型医联体工作进展顺利,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预祝海淀区医联体建设为海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添砖加瓦。
启动仪式后,紧密型医联体双方将进一步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强调重心下移,惠民、便民,推进分级诊疗,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医务处:戎光
海淀区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