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本领过硬还需基础坚实

作者:杨六香 发布时间:2008-11-18 浏览次数:
字号:

图为周乐年教授在为患者诊病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乐年教授有个外号,叫“周三服”。为什么有这个外号?是说一些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常常是吃了他的三服药后即有明显效果。在他的病人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高干,还有本院的职工,人们都是奔着他的名气和疗效而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名16岁的河南男孩,高烧不退,在郑州的一家医院用抗菌药、激素治疗四个月后,症状不见好转,父母把他带到北京的一家医院住院,被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但用药两个月后,还是无法退烧,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这种情况让男孩的父母焦急万分,母亲就到其他医院去找大夫、碰运气。这天,她找到了周乐年,希望他能为孩子想想办法。周乐年告诉她,住在其他医院的病人,在没有接受会诊邀请的情况下是不能开方的,但在她的再三恳求下,周乐年根据描述,开了“补中益气汤”,服一剂药后男孩的精神有所好转,三天后高烧奇迹般地退了。
  在一般中医的眼里,高烧的病人使用“补中益气汤”不是火上浇油吗?但周乐年认为,这个男孩虽然高烧,但整个人却是极度气虚的表现,气虚本身就可引起发热,因此用补中益气的法则是对路的。
  周乐年在用药时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对中医药学吃得透,而吃得透则来自于他的勤奋和对中医的痴迷。周乐年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戏剧界有个说法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医生也同样如此。在面对病人的几分钟时间里所用到的东西,可能需要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这个积累来自对经典的学习,来自对别人经验的借鉴,也来自自己的实践,以及对中医的热爱。”
  1963年周乐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名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到兰州的一家医院工作。在那里他一边重读《伤寒论》等经典,用中医中药为患者治疗,一边向医院里的西医生学习西医。他曾经用中药救治过许多病人,比如危重的急性腹膜炎病人、患鹅口疮的小儿等等,而且往往是两三服药就见效,因此在那个时候人们就把“周三服”的名号送给了他。
  1980年,已是一方名医的周乐年又考取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名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把该院图书馆里所有的线装书和有名的古书都看遍了。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和人聊天,他给人不爱说话的印象。在接受采访时,已经60多岁的周乐年,在说到《伤寒论》中的某个证时,还能大段地背出。也许正是这样熟悉的记忆,加上日日的琢磨,才让他那样游刃有余吧!
  “不可作麻秆型人才”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患者因舌头麻木来看周乐年的门诊,此前他已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或被诊断为味蕾发炎,或未得到确切诊断,治疗也没有效果。周乐年问诊后,认为患者舌头麻木是末梢神经炎的一种表现,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但患者又说自己没有糖尿病。周乐年先让其做一个快速尿糖检测,结果尿糖4个+号,尿酮体3个+号,随后又测血糖,已到13毫摩尔/升,患者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已患糖尿病,而且已出现了并发症。
  如果周乐年没有丰富的西医学知识,上面的这位病人可能依然不能发现自己是个糖尿病患者,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虽然是中医名家,但周乐年并不把自己封闭在中医里,对于现代医学知识他同样如饥似渴地汲取。他常说,不懂现代医学的中医在如今的社会里寸步难行,在诊断、手术、急救上西医都有明显的优势。他给自己和学生定的标准是,西医知识水平不能低于同级别的西医医师。
  周乐年认为,作为临床医生,切忌成为“麻秆型”人才,而应成为“金字塔型”人才。所谓“麻秆型”人才就是对其他科疾病不甚了解,只熟悉本科的东西,在面对病人时习惯性地从本科疾病出发,没有发散式思维。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误诊。新的临床医生进入医院后的转科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但转科的时间较短,固定科室以后,对其他科室疾病的最新知识仍要给予关注。而“金字塔型”人才则是在各科基础都打牢的情况下,专于某一科疾病。鉴于中医与哲学、文学的关系,周乐年认为要做“金字塔型”中医人才,除了要大量地读中医经典,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有西医知识外,还要有大专水平的哲学知识和文学水平。
  不仅提倡做“金字塔型”人才,周乐年还提醒中青年中医师要做创新型人才,对中医药进行发扬。提到创新时,周乐年强调首先要有继承。他不无忧虑地说:“其实目前中医不但创新不够,传承也不够。”现在许多学习中医的人,不愿意静下心来读经典,或认为经典是过时的东西。实际上,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都是历代医家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在目前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些人妄自菲薄,自己就先看不起中医了。实际上中医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有很好的疗效,比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等。如果根本不具备中医的基础知识,要去发扬和创新实在太难。
  可以说,无论是从个人的发展,还是立足中医的发展,周乐年都坚持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样一种哲理,这个哲理应该也是值得其他医生尤其是中青年中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