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至9月16日,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将携“美学中医”文创和“数智中医”设备亮相首钢园,结合一流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搭建全新的中医药展示空间。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源于本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是中医药哲思之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中医药时间之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中医药生活之美。本次服贸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将展示首批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中医药文创产品,从玲珑雅致的“杏花疏影暖香炉”,到拙朴藏韵的“疏经畅络多宝盒”,以及融合中医养生理念的“四气调神香囊”,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挖掘与创新演绎,让传统文化贴近现代生活,让中医药之美触手可及。中医药数字诊断设备:面向未来中医药历经岁月,却并非只是古老的…
2024-09-09
近日,陈可冀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F:3.6,中科院2区)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八段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影响的研究(BEAR试验)。该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旨在评估八段锦作为辅助治疗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保留的心力衰竭(HFmrEF/HFpEF)患者的影响。八段锦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健身功法,由八个简单易学的动作组成。它结合了呼吸控制、舒缓优雅的身体动作和放松的精神状态,被认为可以调节阴阳、培养元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01 严谨的研究设计、科学客观的结果研究的题目为《Baduanjin for ischemic 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BEAR Tri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024-09-08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气虚证的中药复方新药——参芪补气颗粒获得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备案号(京药制备字Z20240009000),这是首个获得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备案号的证候类中药制剂。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气虚证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目前,市场上针对五脏气虚证的单纯补气中药制剂较少,且大多数的中药存在成分不明确、疗效机制不确定等问题。因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建勋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973项目“基于病证结合的气血相关理论研究”(2015CB554400),基于临床用药需求,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对气虚证的特征及不同中药复方的回顾性分析,通过正交设计和剂量筛选组成了治疗气虚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复方——参芪补气颗粒。参芪补气颗粒的研发过程体现了西苑医院临床-基础-转化的中…
2024-09-07
2024年9月3日,由商务部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承办的“斯里兰卡公共医疗卫生管理研修班”在北京举办开班仪式,来自斯里兰卡的22名学员将在西苑医院进行为期14天的研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李秋艳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西苑医院院办主任付建华主持会议,来自斯里兰卡甘帕哈·威克拉马拉奇传统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瓦里维他教授(Pro. Waliwita)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来自斯里兰卡的22名学员参加本次研修班李秋艳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合作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各国高度重视。传统医药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医疗实践和独特的治疗技术,日益成为有关国家医疗体系的重要构成,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西苑医院将在本次研修班中分享中国公共医疗管理经验,促进两国传统医药在卫生体…
2024-09-06
近日,在2024年中国心脏大会(CHC)开幕式上,依据全球心血管疾病学术影响力评价平台(CAPE)统计及评选产生的“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榜单发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名列第47名,较去年提升3位,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第1名,也是唯一入选全国综合性医院前50强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科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科。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心血管病中心在学科建设、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百余项,主持制定指南、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等数十余篇,研制出精制冠心片(冠心II号)、宽胸气雾剂、愈心痛胶囊等有效中药新药,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获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20余项,特别是“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新中…
2024-09-05